广州大学学生处欢迎您!

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首页

学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风采 >> 正文

十佳学生丨谢泽文: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

来源: 日期:2025/04/15 点击:



个人简介

图片

谢泽文,共青团员,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光电213班班长、创客协会部长。连续三年绩点、加权成绩和平均成绩均排名专业第一。发表论文4篇(3篇为第一作者),授权国家专利14项(6项为学生第一发明人),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国家特等奖、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一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主持攀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一项,依托项目组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并完成结对,志愿时长累计达286小时。现已推免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前路昭昭 处处有风光

我仍然记得在我2022年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也像一个新手小白一样懵懂。偶然一次机会在网上看到了比赛的组队信息,我抱着前路迢迢遇到机会要勇敢尝试的心态报了名。于是在2022年2月份的那个寒假,我废寝忘食地学习比赛相关内容和专业知识,所幸天道酬勤,我所在的团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H奖。

图片

谢泽文部分成果展示

但我的收获却远远不止这一个简单的名次、一张单薄的奖状。更是我在日夜挑灯下不断滋生、发芽并不断成长的自学能力。随着时间流逝,我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了比赛中拿到的名次并非是最重要的,在那个过程中学到的技能、结交到的宝贵朋友和从中锻炼出来的胆量与勇气才是真正成就了更强大自我的宝贵武器。这对于我来说,远比一个奖项更有意义。

图片

谢泽文在数学建模国赛解题草稿

图片

谢泽文(左一)在节能减排国赛答辩现场

图片

谢泽文(左二)部分项目成员合影

勇踏未知之路 劲吹机遇之风

记得初入校园时,社团里的师兄在面对几百人的讲座时,泰然自若,谈吐得体。那时的我,不禁憧憬自己未来也能够站上那样的讲台侃侃而谈,但在那时我的心中更多充满的是紧张与不安。毕竟,都有第一次,而那巨大的会场和众多的陌生面孔,正是我需要直面的恐惧,我深知只有努力克服恐惧,不断磨砺自己不怯场的能力,我才能不断前进

后来,在我2022年1月第一次主持社团活动时,看着台下几百人的观众,内心深处的声音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我能不能够做到?"那一刻,紧张的情绪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的手心冒汗,心跳如鼓。然而,我知道,我必须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图片

谢泽文在创客协会“冬令营”宣讲活动中担任主持人

当我真正站在舞台中央,说出第一句话时,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那原本如大山般沉重的压力,似乎瞬间减轻了许多。我开始专注于活动的流程,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与观众互动,怎样更快地完成任务。那些曾经在想象中的巨大的困难,在行动起来之后都迎刃而解,大部分焦虑都被抛在了脑后。

从那以后,我深刻地体会到,勇敢迈出第一步是多么的重要。后来,我一次次地站上越来越大的讲台,不论是活动主持、经验分享还是竞赛答辩,我都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敢想敢做,不怕失败"更是成为了我大学期间不断勇敢尝试的鼓励和力量。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成长与进步的大门。

爱如繁星耀 暖似旭日照

志愿者的经历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高中时,我曾在春节期间当志愿者帮游客搬运行李,那时的我,穿梭在人群中,为游客搬运行李。每一次的弯腰、每一次的用力,都承载着助人为乐的快乐。步入大学,我依旧坚守着志愿者之路,在一次次的志愿活动中,每个陌生人礼貌的一句“谢谢”,都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如此有价值。这种感觉,如同埋藏在心底的宝藏,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才能深切体会到它的珍贵与美好。它难以用言语形容,却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在志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图片

谢泽文在做核酸检测志愿工作

寄语

每一份努力都在默默积累,每一次坚持都为未来铺路。

记者手记

对谢泽文师兄的采访,令我感触良深。人生的漫漫长路,没有人能够一路顺遂、一帆风顺,亦没有人可以事事皆成、无往不利,失败往往在所难免。然而,师兄却总能清晰地认清自己,洞彻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他尤为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更为在意旅途中的点滴收获,从不陷入内耗的泥沼,始终向阳而生,绽放着生命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