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我校举行2023-2024学年“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优秀学生交流分享会。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各学院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和本科生学生代表等参加分享会。

“大学生应主动思考,明确自身目标,寻找真正的兴趣与热爱所在。”分享会上,十佳学生代表王瑾同学以“探索山川湖海,走向广阔天地”为主题,从学习方法、科研创新、实践经历、学生工作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从象牙塔中走出,锻炼能力,拓宽视野。“视野无界,人生无限”,她将继续以奋斗之姿,不断攀登更高的山峰,奔赴更广阔的未来。

十佳学生代表吴江伟同学强调,参加专业竞赛能够有效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鼓励同学们依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身的竞赛项目,在竞赛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他还分享了访学收获,表示访学让其深知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也激励他以更加严谨、务实的态度投入学习。最后,他以“三个明确”与同学们共勉:一是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个人目标;二是学会反向定位,更有效地把握自身发展路径;三是清楚自身定位,保持持续的奋斗精神,不断提升自我。

“想的都是问题,做的才是答案”——学生“视野拓展”十佳个人代表袁宝聪同学从自身科研与学习的经历出发,分享了对科研本质、学习方法的深刻感悟。科研到底是什么?如何在科研中学习?如何真正地学习?他提出,科研的本质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真正寻找到答案。他以自身经验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如何通过科研强化自身学习能力,鼓励大家勇于探索,不断丰富人生剧本。

学生“视野拓展”十佳个人代表彭羽莎同学从“三维坐标”视角切入,以“学术视野,以专业为根基”“人文视野,以文化为桥梁”“社会视野,以责任为担当”系统阐述大学生如何拓宽视野、立足专业、践行责任。她指出,“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与核心,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鼓励同学们立足专业前沿,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通过实践不断夯实专业技能、增强学术创新能力。“校门究竟是边界还是走向?”她认为校门不应是视野的边界,而应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入口,期待每位同学都能迈出校园,以青春之姿,拥抱时代、走向未来。

“乘风万里,造炬成阳;知行合一,少年当强!”优良学风标兵班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规201班陈雨盈同学用班级口号生动诠释了城规201班的学习精神。她表示,班级始终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通过集体自觉和榜样示范,引导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学术会议和专题讲座,培养了班级成员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学术素养。同时,班级注重全面发展,鼓励同学们在多领域展现自我风采,实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以系统化的班级建设打造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未来的画卷正由你们亲手绘制,希望同学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既守得住家国情怀的初心,也容得下星辰大海的远方,成为兼具中国灵魂与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活动尾声,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常向阳寄语广大学生:“领悟中国,理解世界,胜任未来。”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以德立身,以才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要心怀家国,坚守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是要放眼世界,拥抱多元,以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胸怀迎接时代的挑战。



观众互动交流
本次分享会集中展示了我校优秀学子在学业精进、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突出风采,以及优良学风标兵班在班级建设上的显著成果,充分彰显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多维度成长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继续秉承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兼具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