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学生处欢迎您!

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心理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服务 >> 正文

最无声的伤害,是童年时的被忽视

来源: 日期:2023/04/19 点击:


最近重温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实在是令我万分羡慕女主角李尖尖的生活。生活在五口之家,却是家里面唯一一个女生。从小就受到两个爸爸和两个哥哥的宠爱和关注,她在爱与家庭的温暖中成长。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李尖尖属于前者。

 

她有任何疑惑,爸爸都会为她耐心解释;即使上了高中,也有两个哥哥的保驾护航”......这个被宠爱长大的孩子,无论怎么闯祸惹事,身后都有4个男人为她兜着。



李尖尖的童是被爱和关注包围住的,她有最好的童年,也有最安全的精神世界。然而,我今天想聊的是与李尖尖截然相反的一种孩子——童年期被忽视的孩子。

 

#1什么是童年情感忽视?

 

《奇葩说》里,有一个辩手说,人和人之间,需要的是一种被看见感。在成年人的世界,看见感会让人觉得被需要,被温暖。而在孩子的世界,被看见是一种生存的必须。就像李尖尖的童年那样,被看见意味着孩子的感情输出都会被接受并且得到反馈。

 

人的童年记忆对人的意义很重大,是一个人生活样式的源泉和日后行为模式的根据。根据这个记忆,我们能判断出他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还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他与人协作的能力怎样,他们能跟人合作到什么程度。所以,这种被看见在童年的经历中显得尤为重要。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经常被父母忽视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一位答主说:这种感觉太熟悉,因为从小一直感受,每次回想起来都不寒而栗。就像是有一把很钝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划,不会流血,但是痛感很真实。她回忆说:

 

妈妈每次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自动切换到无视她的状态。

 

跟她说话,不理;给她买东西,不要;向她献殷勤,直接走掉……

 

看到这个回答时,我脑海中各种鲜活的回忆复苏起来——他们不仅来自于我自身的经历,也来自我和朋友们在漫长的聊天过程中所分享的种种经历。

 

童年期情感忽视——简称CEN(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是由临床心理学家Dr. Jonice Webb提出的一个概念。Dr. Jonice 将其定义为: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情形。

 

国外有调查研究显示,所有对儿童的伤害事件中,儿童忽视产生的伤害是最大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的。

 

举两个例子: 

 

妈,我数学考了97,全班最高分啊!

剩下那三分错在哪了?现在会了吗?

 

爸,你能关心我一下吗?

我给你花了这么多钱,我还不关心你吗?


童年期存在的四种暴力行为。在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也许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表现,但父母的漠视会让孩子觉得:原来,我并不那么重要。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她从初中开始住校,那个时候,每个星期父母都会按时给她生活费,但是常常一通电话都没有打给她。渐渐地,她和父母一点一点疏离,后来不知道怎么与父母交流。她觉得自己是一个被父母遗忘和忽视的孩子。

 


#2那些被忽视的孩子,还好吗?

 

我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可能有这样的类似经历。但重要的是,这样的童年说不上有多么糟糕。我们并没有遭受虐待、欺凌或者抛弃——相比于那些生活在家暴阴影、家庭破裂等各种环境中的小伙伴,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但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指榜样作用,亦是指孩子能从父母那里找得到映照和反馈。

 

而情感忽视下的孩子,就像失去了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他们发出的所有信号,喜怒哀乐,都如同投进了黑洞中,消失无踪,毫无反馈。

 

在一个人最应去了解、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年龄,他失去了来自父母和外界的积极反馈。那么,他本应形塑的那些人格大厦:关于自我,自信,信任,爱……都在建造的过程中受损,甚至坍塌。

 

那些看似安静的、无害的,不可见的忽视,也可能在多年后成为我们难以解开的症结。直到我们长大成人,某些被遮蔽的真相,才会慢慢显露出来。

 



那么,情感忽视会给长大后的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自我的影响

 

很乖、很懂事

”“懂事都意味着自我的压抑。一个孩子,如果经常体验到父母的冷漠和忽视,便会逐渐地把自己的感受放下并搁置一边,或者彻底隐藏了。只有这样,这些感受便不会再被父母发现,自己就能变相地取悦他们了。可是,情绪和压力不会因为你不提就消失不见,这些所谓的负能量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对你进行攻击。

容易有空虚感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空虚感,但长期遭遇情感忽视的人,他们长大后会不停地寻找刺激,不停地更换目标,寻找生命的意义,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之桶永远装不满。一些被严重忽视的孩子,还会表现出爱无能的特征。

  

人际情感的影响

 

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被忽视的孩子,因为从小没有体验过情感依赖,独自长大。所以,长大后,哪怕与爱的人在一起,他也不会轻易依赖。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于是倾向于认为别人都不会提供支持。情感忽视塑造个体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从而降低认知共情能力。具体来说,童年遭受情感忽视的人,内心深处害怕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更容易在成年后发展出依恋回避模式。

述情障碍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无法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辨别自己的情感需要。感情忽视孩子的家长,没有帮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并不明白自己的内在为什么有情绪波动。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忽视他人的情感需要。我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推测他人的需求,而被情感忽视者长期不关注自己的情绪,因此也不会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虽然能意识到他人情绪低落,但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好起来。

 


#3如何摆脱童年期情感忽视?

 

Webb博士指出,虽然被情感忽视的孩子在童年期没有从父母那获得足够的感情支持,但是他们可以学着识别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01 识别-接受-归因-行动

 

第一步:识别(Identify)情感。说出自己的情感是什么,是快乐、悲伤,还是愧疚等等。可以试着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学习更多用来表达情绪的词汇。

 

第二步:接受(Accept)情感。用不评判的态度去观察自己的情感。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的情感不好,而是问自己:我现在感受怎么样?我身体是什么感觉?如果情绪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等等。

 

第三步:对情感进行归因(Attribute)。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刚才哪个因素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如果你一下子找不到理由,你可以想想上一次有类似情绪时,是什么情境。

 

第四步:考虑是否将情绪变为行动(Action)。首先,感受一下这种情绪让你有哪些行为冲动,比如是不是想打眼前的人,或是想要大喊大叫。随后,仔细地观察周围,在内心描绘看到的情境,比如我看到对方身边有许多帮手,评估自己冲动的行为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考虑用其他行为代替,比如,将打人变为踢路边的石子等。

 


02  向外界表达你的需求和渴望

 

需求、感受和渴望是每个生命天然具有的权利,生命的热情就是由需求和渴望构成的,可以说你越能表达你的需求和渴望,你的生活热情就越多,你也就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这些东西与生俱来,你不要压抑它,你需要的是大胆的参与到世界上来,然后把它表达出来。



03学会自我关怀,学会爱自己

 

童年时期经历过情感忽视的成年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不仅对自身的欲望、需求和感受毫不关心,还经常看不到这些。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重拾生活动力,就要做到自我关怀,而自我关怀最重要的是学会爱自己。



#4 曾经被父母忽视,我该怨恨父母吗?

 

有些家长之所以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情感忽视的受害者:这些家长在小时候,同样也被自己的父母情感忽视。以自我为中心”“完美主义”“工作狂也是导致家长忽视孩子的原因。

 

当你和这样的家长相处时,你能感受到他们对情感需求的不重视,比如他们会更多地看重生理需求,他们会说你现在至少不会饿死,而忽视我们更多的情感需求。你会发现他们也不常表露自己的感情,或是用很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情绪,比如他们一旦生气了就关在房间里,或是抽烟喝闷酒等等。



我的童年也有过类似经历——尽管我的父母并不是故意的,他们可能是忙碌,可能是真的不知该如何和孩子沟通。没有谁的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谁的童年是完美的,绝大部分父母也在竭尽全力照顾子女。即使有些父母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有过情感忽视,也不会造成真正的伤痕。

 

当孩子受到太多的、持续不断的情感忽视时,问题才会严重,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这样的情感忽视。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经历过情感忽视,可以看看下面这套问卷。这些题目提供了一个切入点,让你知道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遭受童年情感忽视。你回答的题目越多,就代表童年情感忽视对你有着越大的影响力。

 

1. 有时候和朋友或者家人在一起,我心里却没有什么归属感

2. 我非常骄傲,不依赖其他人

3. 寻求他人的帮助,这对我来说比较困难

4. 我的朋友或者家人会抱怨我在感情上和他们比较疏远

5. 我感觉自己在生活中并没有展现自己的潜力

6. 经常想一个人呆着

7. 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诚实不真实

8. 在社交场合通常感觉不自在

9.经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或者生气

10.对自己的评判比对别人的评判要苛刻得多

11. 和别人相比,经常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

12. 和人相比,我更容易喜欢动物

13. 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不开心,容易被激怒

14. 我不太能知觉自己在很多情境下的即时心理感受

15. 不确信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16. 偶尔感觉自己仿佛在围观别人的生活

17. 相信自己是那种可以如隐士般生活的人

18. 我不太容易使自己平静下来

19. 感觉有某些东西把自己拽住了,总不能活在当时当刻

20. 我有时候感到很空虚

21. 隐秘地觉得自己哪里有问题

22. 生活中不自律,比如照顾不好自己的起居饮食

 

批评父母的冷漠和忽视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很容易,难调整的是传统家庭文化中含蓄的表达和无声的爱。我相信每一对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疏漏。

 

已经成年的我们,应当明白一件事:我们的人生固然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成年后的人生负起责任。

 

我们认识自己,需要知道过去的经历给我们带过什么,也要知道未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参考资料:

[1]杨娟,张雪涵,赵小淋,何杨.(2020).童年情感忽视预测大学生共情能力.社区心理学研究,(2020,1),143-160.

[2]石常秀,王亚薇,黄昌英.(2020)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保定学院学报,(2020,1),103-108.

[3]知乎:童年情感忽视:一种不明显的伤害 关于抨击父母,我们该说些什么 | KnowYourself

[4]知乎:童年期情感忽视,你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 Dr.Song心理学